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公告/
  •   重大喜讯!!!

      北京时间11月3日20时43份,长征5号在海南文昌发射基地首发成功!

     

     

      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系列中的大型火箭长征五号,使用无毒无污染的新一代高能推进剂组合,采用了大量高新技术,运载能力比老一代运载火箭提高了两倍多,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环保性能。长征五号是我国运载火箭更新换代的里程碑,显著提高了我国进入空间的能力,是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标志。

      长征五号火箭被称为大火箭,为什么要这么说呢?长征五号火箭的大,首先体现在体积重量大,长征五号火箭芯级直径5米,助推器直径3.35米,都比现役长征二号F火箭多出大约一半。长征五号高度为56.97米,仅次于使用了逃逸塔的长征二号F火箭。长征五号火箭的起飞质量879吨,比长征二号F火箭的498吨高出76%还多。从外形上,肥硕的长征五号就要比瘦削的长征二号F和长征三号B火箭大得多,长征五号也由此收获了航天爱好者的爱称“胖五”。

     

      图:“胖五”静待发射

     

      长征五号火箭研制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技术创新,总体设计方案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都有了大幅提高。先后完成了120吨级YF-100液氧煤油发动机和50吨级YF-77液氧液氢发动机的定型,以及5米大直径液氧和液氢储箱的试验,又分别通过了5米液氧液氢芯级和第二级的动力系统全程热试车试验。大火箭还进行了助推器分离试验和整流罩分离试验,并在新建的亚洲最大的振动塔上完成了大火箭的全箭振动特性试验,循序渐进的为火箭的首飞铺平了道路。北京瑞风协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风协同”)研发的数字化试验业务平台TDM3000TM软件,参与并见证了这一系列关键试验的历史性突破。此前长征五号火箭在天津港上船,远望21和22号将其运送到文昌卫星发射场,TDM3000TM软件还承担了运输保障测量任务,为长征五号火箭的海上转运保驾护航。

     

     

      长征五号火箭作为我国十年磨一剑的产物,绝非徒有其表,它使用了高效的推进剂组合和高性能的火箭发动机,让长征五号火箭的运载能力大有提高,大火箭的大字,还体现在运载能力大。长征五号火箭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力为约14吨,长征五号B火箭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约为25吨,是当之无愧的大型运载火箭,这两个指标不仅比我国上一代运载火箭的纪录保持者长征三号B和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都提高了两倍多,对比国际大型运载火箭也是相当出色的。长征五号系列火箭的运载能力高于俄罗斯质子号火箭和安加拉火箭,也优于欧空局的阿里安5系列火箭,对比美国的宇宙神5火箭和日本的H-IIB火箭更是有过之无不及,运载能力将仅次于美国现役的重型德尔塔4火箭。实际使用中长征五号火箭还将根据实际需要搭载远征二号上面级,将实践十七号卫星直接送入静止轨道。

      根据2013年公开论文的数据,长征五号B火箭200公里-400公里近地轨道运力为23吨,可以用于发射未来天宫号空间站的大型舱段,以及其他需要部署在近地轨道的大型卫星和飞船。长征五号火箭外加远征二号上面级,可以将约5.1吨的载荷直接送入地球静止轨道,也可将至少4.5吨的载荷送入倾角55度高度26000公里的圆轨道。长征五号火箭不仅可以发射9吨级的东方红五号大型通信卫星,还可以将卫星直接送入静止轨道,目前只有美国重型德尔塔火箭拥有这样的运载能力,它还可以用于一箭四星发射北斗导航定位卫星,加速北斗导航系统的部署速度。长征五号火箭的奔月轨道运载能力可达8.2吨以上,明年它将用于发射我国第一颗执行月球取样返回任务的嫦娥五号,大火箭运载能力的提高,还将用于发射未来2020年的火星探测器。

     

     

      目前,航天工业仍然是世界上最先进、最高端的一类技术工程产业。长征五号系列火箭成功发射不仅表明我国航天工业已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也预示我国装备制造业信息化高端工业软件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长期以来,在装备制造业信息化高端工业软件方面,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很大,以至于在以往的装备研制中,90%以上都采用了国外的大型软件。在这样的局面下,研制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软件,成为了我国工业产业升级的关键。

      此次参与研制长征五号系列火箭的某些单位,采用了瑞风协同开发的TDM3000TM试验信息化软件和相关系统服务。在特别是在静强度试验超大规模并行数据采集,就是通过瑞风协同的软件系统完成。

      据相关资料显示,瑞风协同是国内是专业从事装备制造业产品研发信息化的高科技股份制企业。公司专注于装备制造业产品研发信息化领域,致力于研发信息化领域中设计仿真、试验测试和综合保障技术的丰富与发展。经过长期的创新研究和工程积累,瑞风协同目前已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其中数字化试验业务平台TDM3000TM、数字化协同设计仿真平台DENOVA®和五性综保数据管理系统LDM3000®都广泛应用在国内船舶、商用飞机、高铁等国内复杂装备制造领域。

      此外,瑞风协同自主研发的高端工业软件——飞机紧固件装配设计系统FastADS,成功运用于中航通飞,支持了AG600水陆两栖飞机的研制开发。该款软件与三维可视化强度试验贴片及监测系统SEDIS也成功应用于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支持了C919大型喷气式客机的研制开发。瑞风协同自主研发的另外两款的工业软件——飞机质量分布系统TMDIC与燃油精确计算系统FPC成功也参与了运-20大型运输机的研制开发。至此,中国大飞机“三剑客”的研制开发过程都出现瑞风协同软件产品紧密服务的身影。

      随着科技实力的突飞猛进,我国当前装备制造业的厚积薄发,已到了加速释放成长潜能的周期。一方面是因为我国重工业化进入到提速阶段,高铁的建设、风电等新能源业务的后发优势等正在加速我国重工化的发展趋势,从而对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形成了强大的引擎。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经过多年技术积累之后,高端装备制造业已经形成了较强的技术积累和自主创新能力。

      有关专家表示,在中国经济结构中,装备制造产业处于制造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具有技术知识密集、附加值高、成长性好、关联性强、带动性大等特点,占据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如今,高端装备制造业对外技术依存度高和创新能力不足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制造业转型的绊脚石。通过加快信息化进程,用数字化设计仿真、试验测试、综合保障技术与服务支撑高端装备制造业从“制造”走向“创造”,改变制造业企业的发展模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业界共识。